嗡嘛呢叭咪“牛”的真實故事
故事發生在西康到西藏的邊境,一個荒蕪偏僻、人跡罕至的地方,那裡住著一個老太太,丈夫、兒子都過世了,獨居一間簡陋的小茅蓬,沒得米麵可吃,只以糌粑為食。
這位老太太由於自己一生不幸的際遇,覺得自己罪孽深重。有人教她時常懺悔,平時多念念觀音菩薩的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結果回到家中後,她將“嗡嘛呢叭咪吽(ㄏㄨㄥˋ)”的咒音,念成“嗡嘛呢叭咪'牛(ㄋㄧㄡˊ)'”。虔誠專一持誦了三十幾年。
老婆婆為激勵自己精勤念咒,準備了兩個大碗,一碗放滿黃豆,一碗空著,每念一句咒語就把一粒黃豆放到空碗裡去,這樣循環往復,從不停止的念了三十幾年。到後來,她不必用手拿黃豆了,只要一念“嗡嘛呢叭咪牛”,一粒黃豆就自動從這個碗跳躍到另外一個碗裡。
有一天,一位西藏喇嘛經過此地,要往四川去。。。。。。這個路過的喇嘛,是個相當有成就的修行人,當他於荒山雪地之中,老遠看到一間其貌不揚的小茅蓬,四周大放光明。“不得了”,他想此次自己一路行來,經過那麼多地方,沒有看到一個真修行的,看樣子這茅蓬中必定住著得了道的高人。於是便臨時轉向,不辭離開原來的路線,下山去找這個茅蓬,想參訪它的主人。
等他到來到茅蓬前,只見一位老太婆,看來不是得道之相,只是平淡無奇的一個普通人而已,心裡非常納悶,便問:“老太太,你在這裡多久了?”
老太婆回說:“很久了。請問師父您從那裡來啊?”
喇嘛回說:“西藏。”
老太婆一聽趕快跪下來就拜。
康藏一帶人對出家人非常恭敬,尤其婦女們更有將頭髮散鋪地上供高僧踏過,以為尊重讚歎的習慣。
這個喇嘛又問:“你一個人孤零零在此,很可憐啊!”
老太婆說:“不會不會,我自己在此學佛修行,很好。”
喇嘛便問:“那你修什麼呢?”
老太婆說:“我只是念一句'嗡嘛呢叭咪牛(ㄋㄧㄡˊ)'而已。”
這個喇嘛一聽,哎呀一聲說:“老太太,你什麼都對,就念錯了一個字。”於是便當場糾正了她的發音,由“牛(ㄋㄧㄡˊ)”改為“吽(ㄏㄨㄥˋ)”。
老太婆聽了,心中不免十分懊悔,說:“哎!我三十年的功夫白修了,還好現在遇著您告訴了我,不然豈不一路錯到底嗎?”於是她便如法改念,重新起修。
喇嘛坐了一下,便告辭上路,繼續未完的行程。又上了山路,走了一段時間,回頭再看茅蓬所在,竟不見先前的赫赫光明,很感驚訝,一想:“是我錯了,我害了她!”趕緊再掉頭回到茅蓬,告訴老太婆說:“我剛才教你念'嗡嘛呢叭咪吽'是玩笑話。”
老太婆說:“哎,師父為何要騙我呢?”
喇嘛說:“我只是試試你誠不誠心而已,而你真的毫不懷疑,照我的話做,非常可貴。其實你原先所念的咒音全對,一點不差,以後就照原先的念好了。”
老太婆聽了,心中豁然開朗,十分高興,趕快跪下來拜,說:“還好,謝天謝地,我三十年的功夫不是白做了。”如此便再“嗡嘛呢叭咪'牛(ㄋㄧㄡˊ)'”,繼續“牛”下去了。
喇嘛重新來到山上,再一次回望茅蓬方向,先前的赫赫光明,依舊燦然升發,映澈一片晶光閃閃的荒山雪地。
--------------------------------------------------------------------------------------- 這個六字大明咒的故事,意義太深長了,其道理顯而易見,學佛貴在真信與誠敬,一切唯心所造。如果有人修法,一時不察,有所缺失,只要你一心誠懇,專一不疑,決定不會白修的,必有大功德在。信則靈,心不誠,難造就。基督說:是你的信心救了你。自心很要緊,心誠則靈。(~淨空法師說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