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亦有道,方為孝道
曾參是孔子的學生,經常聽孔子講孝,就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孝子。
有一天,他隨父親到地裡耕種,一不小心把一棵瓜秧鏟斷了。曾參的父親曾皙看到他的寶貝瓜苗被弄折了,拿起棍棒就打,曾參想到了老師孔子關於孝的教導,就停下腳步,任由父親的棍棒落到身上。一棒落在曾參的頭上,一下把曾參打昏了過去。曾皙著急地守在兒子身邊,生怕他有什麼閃失。過了好一會兒,曾參才醒過來問候他父親:「剛才您費心地教育我,沒有累壞吧?」
由於不能幹活,曾參就留在家裡休息。但每當聽到父親回家的聲音,他都要忍痛彈琴唱歌,裝出一副完全沒事的樣子。曾皙其實早就後悔了,但聽到兒子的歌唱,才稍微寬寬心。
孔子聽說此事後,很不高興,叮囑其他弟子不要讓曾參來見他。
得知消息的曾參趕忙跑過來向孔子解釋,說自己正是聽了老師關於孝的教導,為了不和父親頂撞,以及能讓父親感到安慰,不得已才這樣做的。
孔子語重心長地給他講了舜帝的故事。
舜的父親是一個瞎子,脾氣也不好,但舜非常孝順他的父親。父親要使喚他時,他總是能出現在父親面前;父親想殺他時,他卻想辦法每次都逃掉。父親如果用大棒打他,他就立刻跑得遠遠的。
孔子對曾參說:「舜這樣做的結果,使他父親沒有犯下不行父道的罪責,而舜也沒有喪失孝道。你呢?」
曾參猛然一驚,才頓悟到自己真的差點把父親陷於不仁不義之中,不覺嚇出了一身冷汗。
孝亦有道,方為孝道。如果行孝而不講方法,就會把一件貌似體面的衣服,穿得千瘡百孔,最終貽人話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