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不說、不傳
語言,不僅是人類文化留存、發揚的重要媒介,也是人際往來的利器,運用得當是一種功德,運用不當造成的損傷不可計量。
一次,愛迪生對海倫·凱勒說: 你聽不見任何聲音也有好處,至少比較容易集中心思,不受外界干擾,像這樣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是很好嗎?
海倫·凱勒: 如果我是一位像你這樣了不起的發明家,我希望能夠發明一種使聾子得到聽力的機器。
愛迪生詫異地表示: 你這麼想?我可不做這種無聊事,反正人類說的話多半無關緊要,可聽可不聽。
閒言閒語多聽無益,無建設的話多說無益,是非流言再傳無益;無益於人的話,不聽、不說、不傳,不做這種無聊事就是一種修行。
在佛教戒律中, 口的修行很重要,像是十善當中,口業的修持就有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語四者,因為人間的是是非非多由不慎口業而釀成重重爭執、禍患與動亂。所以,《修行道地經》說:口痴而心剛,不柔無軟說,常懷惡兩舌,不念人善利,所言不了了,藏惡在於心,如灰覆炭火,設躡燒人足。粗言謾語傷人害己,不可不慎。
對於口業的行持,憨山大師在《醒世歌》中明白指出: 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惹禍只因搬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柔軟的心腸,柔軟的語言,才能內心平和,自他平和,人間平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