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學佛行儀 【篇名:】 《星雲大師散文精選》 60 沉得住氣

星雲大師散文精選彙集

沉得住氣


  馮道與和凝同在中書省任職。一天,馮道穿了新買的鞋子到和凝家中拜訪。和凝一看,這雙鞋子和他數日前叫僕人買回來的那雙一模一樣,于是就問:“你這雙鞋子是多少錢買的?”馮道不慌不忙舉起右腳:“五百塊錢。”和凝一聽,轉身對僕人罵道: “一模一樣的鞋子,為什麼你說要一千元呢?”此時,馮道又緩緩地舉起左腳:“這只也是五百塊錢。”

  沉不住氣,往往不能冷靜地判斷是非,造成憾事。歷史上,很多戰爭原本有利的一方,被對方的激將法激怒,沉不住氣,貿然出兵,而使局勢逆轉。在佛門裡,一些出家人還俗,也是等不及,沉不住氣,因此沉淪世海。

  沉得住氣是一種修養的功夫,東晉淝水之戰期間,謝安正與朋友下棋,得知姪兒謝玄力克敵人,但他不形于色,依然冷靜下棋。沉得住氣是一種忍辱的智慧,英烈千秋的張自忠受命與敵人週旋,卻被誤認為賣國賊,但他沉得住氣,最後完成使命,流芳千古。諸葛亮以空城計騙過司馬懿的數十萬大軍不戰而退,也是沉得住氣。有智慧的人,越是緊急危難越是冷靜沉著,因為唯有在鎮靜中才能想出應付事變的方法。

  所謂“飯未煮熟,不要妄自一開,蛋未孵熟,不要妄自一啄”,拳頭不要隨便打出去,要沉得住氣,才有力量:眼淚不要隨便流出來,要沉得住氣,才能化悲憤為力量。

  沉得住氣,也不是沒有是非觀念,而是冷靜沉著,伺機而動。紀渻子訓練鬥雞,說明一只上等的鬥雞,不是只會虛張聲勢、自狂自傲,否則遇到強者,往往不堪——擊!氣定神閒,從容安詳,呆若木雞,最後方能不戰而勝。

  吾人在日常生活中,縱使遇到挫折,或有不公平之事,不可以衝動,更不能意氣用事,應該冷靜沉著,要沉得住氣,才能理性地思考解決之道,這才是智者所為。

  不急不急,安全第一;不急不急,禮讓第一;不急不急,威儀第一。要慢要慢,注意禮貌,要慢要慢,慢工出細活,要慢要慢,欲速則不達。“慢”是一個政策,看世間演變,才能定策。但是“急驚風遇到慢郎中”,慢也不全然就好,因此當急則急,當慢則慢,符合中道最好。

  煮菜,有快快炒,有慢慢燉;快炒才會青脆,慢燉才能熟透。修行,有漸修漸悟,有頓修頓悟。不管漸悟、頓悟,都是經驗的累積,一旦因緣成熟,自然水到渠成。世間沒有一蹴可及的事,沒有“立即長大”的人,揠苗助長則適得其反,所以要一步一步循序漸進,才能到達目的地。

  古代士子十年寒窗苦讀,才能一舉成名。種了三年的樹木,才能當柴燒:長了十年的樹木,才能當板凳坐:經歷百年的樹木,才能當棟梁用。所以,人要養深積厚,才堪大用。

  現在的快速爐,快速加溫,也快速冷卻:溫室裡的花朵,快速開花,也快速凋謝。世間的萬事萬物都要禁得起時間的循序漸進,才會平順。

  學劍的人,愈急著成就,就愈不能如願,因為他沒有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就會給敵人有可乘之機。所以,做人有時要當機立斷,不能稍作猶豫,但大多時候則要“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思一思”,才能免留遺憾。

  三日才能做完的事情,可能一天就完成了,一時就能完成的事,可能等了數日還未見成效。急慢之間,對于工作的效率,對于一個人的服務精神,也不能不注意!

  ·佛光菜根譚·

  唯有在鎮靜中,才能想出應付事變的方法。

  有智慧的人,越是緊急的時候,越能鎮靜沉著。









《古今寺廟巡禮 恭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