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學佛行儀 【篇名:】 聽星雲大師談人生 21 放曠達觀,才能怡然自得

聽星雲大師談人生 星雲法師

放曠達觀,才能怡然自得


 我們對于世上的知識、財富、愛情等等,總是期望別人能教導我們、成全我們、愛護我們,甚至于覺悟成佛都希望別人幫忙,但就禪宗而言,世間上的一切事情,唯有放曠達觀,才能怡然自得。

  ——星雲大師

人生于天地間,則立于世,行于世。星雲大師覺得人要立身處世,當從大處著眼,小處著 手,不為權勢利祿所羈,不為功名毀譽所累,明察世情,了然生死,做到曠達,能持性而往,能臨危不懼,能以本色面世,不費盡心機,不為無所謂的人情客套禮節 規矩所拘束,能哭,能笑,能苦,能樂,才會怡然自得,真實自然。

  俗話說,海納百川,很多人將“大海”作為浩瀚胸襟的代名詞,而星雲大師認為人的心 是大海與高山都不能比的,“解除心中的框框,把心放空,讓心柔軟,就能包容萬物、洞察世間,達到真正心中萬有,有人有我、有事有物、有天有地、有是有非、 有古有今,一切隨心通達,運用自如”。

默雷禪師有個叫東陽的小徒弟。

  東陽看到師兄們每天早晚都分別到大師的房中請求參禪開示,師父給他們公案,于是他也請求師父指點。

  “等等吧,你的年紀太小了。”但東陽堅持要參禪,大師也就同意了。

  到了晚上參禪的時候,東陽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然後在師父的旁邊坐下。

  “你可以聽到兩只手掌相擊的聲音,”默雷禪師微微含笑地說道,“現在,你去聽一只手的聲音。”

  東陽鞠了一躬,返回寢室後,專心致志地用心參究這個公案。一陣輕妙的音樂從窗口飄入。“啊,有了,”他叫道,“我會了!”

  第二天早晨,當他的老師要他舉示只手之聲時,他便演奏了藝妓的那種音樂。

  “不是,不是,”默雷禪師說道,“那並不是只手之聲,只手之聲你根本就沒有聽到。”

  東陽心想,那種音樂也許會打擾自己。因此,他就把住處搬到了一個僻靜的地方。

  這裡萬籟俱寂,什麼也聽不見。“什麼是只手之聲呢?”思量之間,他忽然聽到了滴水的聲音。“我終于明白什麼是只手之聲了。”東陽在心裡說道。

  于是,他再度來到師父的面前,模擬了滴水之聲。“那是滴水之聲,不是只手之聲。再參!”

  東陽繼續打壘,諦聽只手之聲,毫無所得。他聽到風的鳴聲,也被否定了;他又聽到貓頭鷹的叫聲,但也被駁回了。只手之聲也不是蟬鳴聲、葉落聲……

  東陽往默雷禪師那裡一連跑了十多次,每次各以一種不同的聲音提出應對,但都未獲認可。到底什麼是只手之聲呢?他想了近一年的時間,始終找不出答案。

  最後,東陽終于進入了真正的禪定而超越了一切聲音。他後來談自己的體會說:“我再也不東想西想了,因此,我終于達到了無聲之聲的境地。”

  東陽已經“聽”到只手之聲了。

  一旦仔細去聆聽那“只手之聲”,人就踏上了心靈的解脫之旅,心感受到的萬物之豐富便會遠遠超過自己視線範圍之內的一切。內心豐富,卻亦可呈現一種空無的狀態,東陽在“無聲之聲”的境地中進入了真正的禪定。

蘇東坡說,能每時每刻都很快樂,關鍵在不受物欲的主宰,而能遊于物外。星雲大師則認為,人只有擺脫了外界的奴役,自己主宰自己,才可能永葆心靈的恬靜和快樂。逍遙曠達不是要求做到無欲,而是淡看各種名利之欲。淡看之後,則可生曠達,有了曠達之後,人生自然逍遙了。







《古今寺廟巡禮 恭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