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學佛行儀 【篇名:】 《學佛人的一天》24 閱聽

《學佛人的一天》●回目錄 ●回首頁
閱聽  ●智展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現代人的生活無不被媒體(包含電視、報紙、廣播、網路等)所包圍、充斥,只要身在世間,似乎便理所當然成為「閱聽人」。當生活被媒體強勢介入,意味著誘惑或逼迫吾人驅動六根去攀緣的塵境倍增,修行人在當中該如何自處?便成了相當切身而重要的問題。

  「慎選」是最好的對策

雪公云:「人人家中有電視機,看電視須選擇,不可看壞節目,報紙固不好,電視更甚,十齣戲,有九齣是鬧家庭糾紛的戲。無友不如己者,交友須選擇,觀友而知其人,十個君子,不抵一小人,人往上進難,往下易。」(〈明倫采風〉,《明倫》二九七期)看電視就像交朋友一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習於接受劣質節目的薰染,日久天長,思想、人格、性情必漸趨於下劣,若甘於隨波逐流,任由媒體牽著鼻子走,菩提路會走向何方?是相當令人憂慮的。

釋迦世尊在《佛遺教經》中,諄諄告誡眾比丘們:「當急捨離亂心戲論。若汝欲得寂滅樂者,唯當善滅戲論之患,是名不戲論。」何謂「戲論」?即非理之言論、無義之言論。姜淑惠醫師說:「現在的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都是戲論比較多,各位想想,花二、三個鐘頭看戲論裡二、三分鐘的真實語,這不是很浪費時間嗎?」(〈身安而後道隆〉,《明倫》二七七期)因此,修行人若欲今生道業有成,絕不能老是在媒體塑造的戲論環境中留連,唯有慎選節目,才不致落入虛妄的坑塹而渾然不覺。

  「克制」是不二法門

在《論語•顏淵篇》中,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進一步詢問「克己復禮」的細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訓勉顏淵,不論視、聽、言、動,都要克制,使其符合「禮」的要求,這雖然是儒家提出的修養心性之法,但對於佛子在修行生活上卻不無啟發。面對五花八門的媒體世界,若心中有一把勘驗優劣的尺,便能在陷入五光十色的虛妄世界之前急踩煞車,達到克制六根恣肆攀緣六塵的效果。如此一來,劣質節目、言論的毒害,自可降到最低乃至杜絕。

或曰:「若說最究竟的克制,就是完全不接觸媒體,但對現代人而言,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在過與不及之間該如何取捨?」所謂「克制」,並非完全自絕於媒體的影響之外,而是力求在視聽上都能對修行生活有所裨益,拿回選擇的掌控權。因此,扣合到前文的重點,「慎選」就是落實「克制」的具體方法。

  現代人的危機

對於現代人在面對媒體介入生活的反應上,是如何不懂慎選、不加克制,幾項觀察資料或許可以喚醒我們的警覺:

趨勢大師約翰.奈思比偕同他的女兒娜娜.奈思比,應邀出席一場演講會。娜娜.奈思比說,在美國有百分之七十的小孩每天平均有五個半小時是被電視機及電子遊樂器等所佔據。這些小孩可以透過電話或電子郵件與遠距離的爺爺、奶奶通話,但事實上,孩童的心靈正處於孤立的狀況。(〈明倫采風〉,《明倫》三五Ο期)

瑞士人類學家大衛•史格納,觀察臺灣兩個星期,說:「不少臺灣人自稱『pm people』(夜行人),科技產業在晚間工作,因為這是歐美客戶的白天時間。孩子很晚睡,和他們熬到午夜,一起吃東西、看電視、玩電玩。」(〈明倫采風〉,《明倫》三八三期)

對於媒體的過度依賴與沉溺,不但對兒童的身心造成無形而強大的殘害,也使他們習慣活在戲論的世界,而與現實產生疏離。而成年人下班之後,一股腦的將自己浸在電視、電玩中,也讓人的生活空洞化,形成人雖有千千萬,但大家卻過著媒體框定的單一生活模式,這是何等駭人的畫面!

沉迷電視、電玩對兒童、青少年身心的戕害,已有多項研究報告提出警訊,此處不再贅言,要特別強調的是,現代人的生活在媒體無孔不入的侵擾之下,已喪失過多的自主權。如果沒有電視、電腦,就有活不下去的感覺,試問,如此深重的執著與貪戀,如何保證自己在面對生死關卡的時候,能全權做主,自在往生呢?

  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印光大師時常開示淨業行人,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八字箴言,關鍵其實是在這「攝」字上,簡言之,念佛人必得時常收束六根向外攀緣的欲望,這樣一來,念佛功夫才能提升,淨念才能制伏躁動的妄念,臨終也才能與彌陀感應道交。如果眼前的生活,全被媒體的影音、聲光佔領,六根長期習於在妄境上追逐刺激,那麼,盡此一報身,大概只有「冥冥隨物去」的分,很難與佛的大願接軌,念佛一世,落得如此下場,豈不可惜?

因此,既然媒體已無所不在地橫亙於生活的各個環節,我們只能以謹慎的態度善用它,並與它保持適度的距離,如此一來,才不致淪為它的奴隸,甚至在選佛場上成為一次又一次的輸家。








《古今寺廟巡禮 恭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