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人的一天》●回目錄 ●回首頁 莫生氣 ●智展 現代人生活忙碌,火氣也特別大,稍不如意,便常常把「氣死了」、「氣炸了」掛在嘴邊。人心為瞋火吞噬,難怪由心所變現的環境,越來越惡劣、兇險,大不利於安居。
《華嚴經》上說:「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佛遺教經》上也說:「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可見瞋恚危害之大。淨業行人若嘴上念佛,心中卻怒火四射,修行恐難有進境,因此,若欲與彌陀大願感應道交,絕不能低估這心田上足可燎原的星星之火。 不發脾氣為修道有成之徵 雪公云:「好學而能有結果,首為不發脾氣,儒家懲忿窒欲,佛家戒瞋心,瞋乃根本煩惱,如起瞋心,火燒功德林,修道決不成功。」(〈師訓集錦〉,《明倫》一八四期)可見,不論世法、出世法,「不發脾氣」都是修學之人是否學有所成的表徵。
《增一阿含經》云:「諸佛涅槃,汝竟不遭遇,皆由瞋恚火。」將眾生無法證得涅槃的原因歸咎於瞋恚心,可見佛家的確將瞋心視為佛子在菩提路上首要突破的關卡。至於儒家方面,孔子也以顏淵的「不遷怒」(一動怒念便能忍而止之,不使怒氣相續發展),單獨標舉他為孔門弟子中的「好學者」,可見在至聖先師眼中,亦將能否對治瞋心,作為勘驗好學與否的第一標竿。
弘一大師曾說:「瞋習最不易除。古賢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盡。』但我等亦不可不盡力對治也。」(〈改過實驗談〉)瞋心雖是菩提路上的第一個考驗,卻也是最艱險的一道難關,淨業行人非得有最堅定的決心、毅力不可,煩惱能否即是菩提,端看自己在動怒之際能否察覺並轉化。 以忍辱治瞋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遭逢逆境而動怒、生瞋,似乎成了家常便飯,學佛人該如何對治呢?雪公說:「瞋恨心起,此是缺乏修養,他人有錯,看不順眼,自己有錯,卻看不見。若能平心自省,恐怕自己之錯,比他還多。果能看出自己之錯多時,就是修養有進步,見人也就順了眼,瞋心自然就能控制。」(〈明倫采掇〉,《明倫》二一四期)又說:「對自己著想,我是菩薩,應起覺照,當行忍辱。對他著想,爾乃癡漢,應起悲心,與以原諒。再急用一句洪名,當作金盾,綿綿念去,壓住瞋心,不然他癡、我瞋,同一墮落。」(〈佛學問答〉,《明倫》二二八期)可見,反躬自省,忍辱自持,乃息瞋妙法。
孔子在《論語•季氏篇》中說「君子有九思」,其中之一的「忿思難」,即指事有忿怒時,必須忍耐,不能對人發怒,否則對方懷恨在心,將來必有患難。清人史搢臣在《願體集》上亦訓示後人道:「親族鄰里,居址甚近,凡牲畜之侵害,僮僕之爭鬥,言語之相角,行事之錯誤,勢不能盡免。惟在以心體心,彼此相容。但求反己,不可責人。若不忍小忿,遂生瞋怒,必致讎怨相尋,終無了時矣。」不能忍一時之氣,而任由瞋火蔓延,只會徒生是非、橫結惡緣,為自己的將來種下禍端,有智慧的人一想到這兒,怎能不懸崖勒馬? 以息瞋養生 現代人講究養生之道,其實除了從飲食下手之外,息滅瞋心也相當重要。印光大師說:「瞋心一起,于人無益,于己有損,輕亦心意煩躁,重則肝目受傷。須令心中常有一團太和元氣,則疾病消減,福壽增崇矣。」(〈對治瞋恚等義〉)又說:「女子從小,須令性情柔和、不生氣。習久則成天性,則利益說不能盡。未嫁前生大氣,或停經、或血崩。嫁後亦然,或墮胎,或所懷兒女成暴惡性質。兒生後喂奶時,生極大氣,兒喫奶時即死;不即死,則半天一天死,無一不死者;小氣雖不死,必病,無一不病者。若連一二三日生氣,則兒之毒,屢積屢大,亦難不死。此吾國古今名醫神醫,均未言及者;以此義與一切男女說,即是救命于未生之前。」(〈復夏壽祺居士書〉)由此可知,欲求身心康泰,排除內心的瞋毒,至為緊要。
在少子化的趨勢下,現代的小孩多在父母嬌寵下成長,百般呵護之下,無形中也養大了孩子的脾氣,孩子時常生氣,疾病就容易上身。金代的張從正在《儒門事親》中便曾指出:「富貴之家,衣食有餘,生子常夭。貧賤之家,衣食不足,生子常堅。貧家之子,不得縱其欲,雖不如意,而不敢怒,怒少則肝病少。富家之子,得縱其欲,稍不如意,則怒多,怒多則肝病多矣。夫肝者,木也,甚者乘脾矣。」窮人家的小孩因為物質環境貧乏,因此欲望較少,即使遇到不如意的事,也不敢發怒。富人家的小孩因為物質享受充裕,欲望也相對增多,只要稍不順他的心意,就臉紅脖子粗,發大少爺、大小姐的脾氣。常生氣就容易得肝病,肝在五行中屬木,肝火過盛還會影響脾。為人父母在孩子的健康管理上,於此實不可不慎。
《涅槃經》上說:「如家犬不畏於人,山林野鹿見人怖走。瞋恚難去如守家狗,慈心易失如彼野鹿。」瞋恚雖然像看門狗一樣,窩在吾人的心田中,難以驅逐、捨離,但若欲希聖希賢、了生脫死,就必得和它劃清界線,不論在自行化他上,都須努力化暴戾之氣為太和元氣,如此方不枉學佛一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