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學佛行儀 【篇名:】 《學佛人的一天》10 親子相處

《學佛人的一天》●回目錄 ●回首頁
親子相處  ●智展
 
五倫肇端於夫婦,而由夫婦延伸出去的第一層關係便是「親子」。對於在家學佛的修行者而言,如何與父母、孩子相處,是相當重要的一門功課。親子關係若和諧,菩提路上才能彼此扶持,互為助緣,反之,親子之間若時有齟齬,則解脫路上便橫生煩惱與障礙。因此,掌握親子相處之道,淨業行人亦不可小覷。

悅親是養親第一要訣

釋迦牟尼佛在《善生經》中對大長者子善生說:「善生!夫為人子,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云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能順從父母的心意,不忤逆、違背,即是孝親的表現。

陳海量老居士在《建設佛化家庭》中補充道:「悅親是養親第一要訣。使父母常生歡喜心,可以增進他們的健康,這是壽親之道。在父母前萬不可有愁容,更不可有怨言。無論我們的環境順逆,總應該克制感情以悅親為主。於『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這是孝父母應該有的態度。」

然而,父母若有過失時,為人子女是否該就此噤聲呢?中國傳統訓蒙文《弟子規》上說:「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對於父母的過失,當以委婉的態度和柔和的聲調加以勸諫,若不聽從,當待其心情愉悅時,再找機會遊說。在這過程中,即便勸得聲淚俱下,乃至遭父母責打,也不會心生怨恨,因為最終目的乃希望雙親免嘗過失所遭致的惡果。孔子在《論語•里仁篇》上所謂:「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陳老居士亦補充道:「順從父母固然是對的;然而我們不要忽略了佛所說的『父母正令,不敢違背』,和『不斷父母所為正業』,這幾句話的反面意思。就是父母倘有不正當的言語和舉動,或是迷入外道邪見的,子女們不但不應該聽從,而且要婉轉地諫阻他們。但進諫時,要在沒有旁人的時候。做子女的倘只曉得順親於情,而不曉得順親於理,結果使父母陷於不義,造成罪惡,這就將成為孝行的絕大缺點。」

當然,身為佛弟子,若更能引導父母學佛、念佛,發願求生極樂,了脫生死輪迴之苦,便是盡孝之極致。宋代王日休居士在《龍舒淨土文》中說:「世間之孝,一世而止,猶為孝之小者。出世間之孝,無時而盡。以父母生淨土,福壽不止,如恆河沙劫,此莫大之孝也。父母存,而不能以此勸勉,他日徒傷其心,徒為厚禮,亦何益乎?若又能轉以化人,使更相勸化,以此功德,資父母之福壽,厚父母之善報,佛不阻眾生之願,此意必可遂矣。上品上生者,先言孝養父母,吾能推是心以為孝養,其往生品第可見矣。」所謂「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淨業行人不可不知。

養子宜慈律並行

至於父母如何對待子女,佛陀在《善生經》中亦有開示:「父母復以五事敬親其子。云何為五?一者制子不聽為惡,二者指授示其善處,三者慈愛入骨徹髓,四者為子求善婚娶,五者隨時供給所須。」由此可知,慈愛是基本原則,善加引導、趨善避惡則是方法。

關於如何教子趨善避惡,中國古來知識分子多有提點。宋代家頤在《教子語》中說:「人生至樂無如讀書,至要無如教子。父子之間不可溺于小慈,自小律之以威,繩之以禮,則長無不肖之悔。教子有五:導其性,廣其志,養其才,鼓其氣,攻其病,廢一不可。養子如養芝蘭,既積學以培植之,又積善以滋潤之。」可見,父母對孩子不能一味慈愛,必須「律之以威,繩之以禮」,方能有趨善避惡之功。

清代紀曉嵐在〈寄內子〉的家書中,更具體提出「四戒、四宜」的「教子金科玉律」,為人父母者不可不察:「一戒晏起,二戒懶惰,三戒奢華,四戒驕傲。既守四戒,又須規以四宜:一宜勤讀,二宜敬師,三宜愛眾,四宜慎食。以上八則,為教子之金科玉律,爾宜銘諸肺腑,時時以之教誨三子。雖僅十六字,渾括無窮,爾宜細細領會,後輩之成功立業,盡在其中焉。」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若能留意這些細節,孩子的前途必然順遂、光明。

其次,父母須注意的是,不能只以高標準要求孩子,自己在平時也要多多自省、身體力行。宋代宰相張商英在《戒子通錄》上說:「父孝子必孝,不教亦須孝。自己身不孝,養子謾勞教。慈烏本來孝,何曾得人教?孝是種子法,不由教不教。」賢良的子弟必來自賢良的父母,以身作則,建立優良的家教、門風,孩子自能見賢思齊,養成仁厚的品格。

現代父母常感嘆與孩子有「代溝」,往往因為價值觀有所衝突,便互相敵對,打起冷戰。宋代袁采在《袁氏世範》上說:「骨肉之失歡,有本於至微,而終至不可解者,止由失歡之後,各自負氣,不肯先下氣爾。朝夕群居,不能無相失,相失之後,有一人能先下氣與之話言,則彼此酬復,遂如平時矣。」父母與孩子各自成長於不同的世代,在對事情的觀點、看法上有些歧異,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若因一時衝突而導致「失歡」,為人子者應先放下身段陪不是,而為人父母也應敞開溝通的大門,嘗試傾聽孩子的聲音,這樣一來,彼此成為菩提眷屬,才不致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







《古今寺廟巡禮 恭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