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0宏琳法師
學為人師 行為世範
寬容法師
自從人類跨進20世紀以來,資訊科技與交通網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生活的地球也似乎變成了一個名符其實的村莊。在這種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層面大交融的時代,佛陀的法音也乘此東風傳到了世界的每個角落。怎樣才能使如來的正法久住世間,為人心的淨化、種族的和諧、社會的繁榮昌盛做出更大的貢獻?
我們大家都明白,一個國家、一個團體的未來,關鍵取決於他們的人才素質的高低。同樣的道理,佛教的未來如何,亦取決於現在是否能培養出真正的佛教後繼人才。培育人才是一項長期且堅巨的工作,是與眾生的慧命、佛教的法運、世界的安定有直接關係的大事。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老居士曾在1992年上海「全國漢語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當前和今後中國佛教最重要的工作:「一是培養人才,二是培養人才,三還是培養人才」的號召。此後,在各個方面的支持下,數年之間,全國恢復和創辦了將近四十所佛教院校,這些院校的出現,確實為青黃不接的中國佛教培養出了一大批生力軍,彌補了一定層次內人才奇缺的困境。 在國內外眾多的佛教學院及教育機構當中,淨空老法師與李木源居士於新加坡開辦的「弘法人才培訓班」(以下簡稱「弘法班」)與「華嚴班」別具特色。它的辦學成績得到了教內外許多高僧大德的肯定與讚歎。
「弘法班」與「華嚴班」均以「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為總綱領,以三學、三福、六和、六度、十大願王為實踐。到目前為止,弘法班共辦了四屆,先後有七十多名學員畢業。現前所開辦的「華嚴班」共有二十餘位學生修學,同時第五屆弘法班亦在積極籌備之中。
以我個人的修學體會來看,兩班的教學有以下特色:
一、因時制宜,培育弘法人才
古德常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歷史證明沒有人才就沒有佛教。然而由於當前講經弘法人才的缺乏,致使佛陀的真理難以使更多的人得益,正如經中所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佛世時之所以能有正法住世的興隆局面,就是由於世尊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從未間斷過。鑒於此,淨空老法師不顧自己古稀之齡,於世界各地大開講席,弘經演教。
1996年,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與淨宗學會聯合開辦第一屆「弘法人才培訓班」,聘請老法師為導師,主持教學工作。每天,老法師孜孜不倦的親自教學,將自己四十多年的講經與修持心得傳授給學生。希望藉此培養出一批德才兼備,學修並進,能夠荷擔如來家業的人才。
「弘法班」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首先學習專門介紹講經技巧的《內典講座之研究》,然後掌握佛經分科判教的方式方法。再遵循此原理原則,以老法師講經的講義為教材撰寫講稿,不得摻雜自己的見解,講稿撰清後開始複小座。複小座的方式與當年結集三藏時,阿難尊者復述佛說法的情形有些相似,同學們在講小座時聽眾只有老法師和其他同學。講完後,大家會從所講內容是否精簡淺白;講演技術是否運用得當;語法辭句是否正確易懂;聲調控制是否抑揚頓挫;念誦經文是否字音正確;面容表情是否莊重有節;威儀舉止是否不卑不亢;其他還有頭部動作、手部動作等各方面提出改進建議。
在習講過程中,老法師要求每位同學都要寫評語,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同學進步,更重要的是經過觀摩批評以後自己也能取長補短。小座之後,根據大家的建議,同學們再修改講稿,最後才升大座面向大眾宣講。大座結束後,再虛心請老法師及同學們批評指正,並且觀看自己的習講錄影帶,以求進一步改進。
一般情況下,大家在起初兩個月時毛病很多,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改進,缺陷自然就少了,甚至很難找出問題。這樣經過三個多月的學習與實踐後,同學們都能十分明顯的感到自己的進步,對於老法師這種傳統的訓練方法也心服口服。
二、因機制宜,提倡專修專弘
《三字經》裡講:「教之道,貴以專」,世出世間之理都有共通之處。在隋唐時,佛教八大宗均提倡專修專弘,如玄奘大師在西安大慈恩寺專弘慈恩宗,善導大師在西安香積寺專弘淨土宗,道宣律師於終南山淨業寺專弘律宗,智者大師於浙江天台山專弘天台宗等。由於有此殊勝的師承教學,使得當時各宗人才輩出,佛教亦進入全盛時期。今日中國還有不少叢林很好地繼承了祖師們專修專弘的遺風,如江西雲居山真如寺專弘禪宗,蘇州靈岩山寺專弘淨土,福建太姥山平興寺專弘律宗,普陀山佛學院研究班專研天台宗等,這些都是全國的模範叢林,為佛教培養出了大批人才。淨空老法師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是印光大師的皈依弟子,所以淨宗學會一直以來繼承了印光大師的遺志。老法師常開示說:修學佛法能否成就的關鍵就在於一門深入,長時熏修。若經論與法門涉獵太多,反而「樣樣通,樣樣鬆」。如果長期專注一個法門一部經,久而久之清淨心與根本智現前,自成通家,古大德所講的:「一經通,一切經通;一法通,萬法皆通」就是這個道理。
在現代社會,人們的空閒時間遠不如過去農業時代充足,在這種條件限制下,其他的修學法門都不大適應我們的根基,而方便易行的念佛法門卻能在當今時代普遍應用。所以佛在幾千年前就於《大集經》裡說:「正法時期,戒律解脫;像法時期,禪定解脫;末法時期,念佛得解脫」;祖師大德也有:「末法時期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念佛得度生死」之說。在當今善根福德因緣大不如前的情況下,實唯有念佛法門能幫助我們獲得究竟圓滿的利益。但由現實狀況來觀察,我們眾生的根器千差萬別,一個法門利益的眾生畢竟非常有限,做為弘法的法師,自己一門深入,決定能得到自利的目的,若要利益一切眾生,就要發心通達更多的法門,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因機施教,因時施教,因地施教。否則,講經不契機,如同閑言語;契機不契理,如同波旬說。所以老法師雖然是專修專弘淨土一門,實質他是八大宗派樣樣精通,遇到禪宗根性的人,就教他修禪的方法,遇到修密的根性,就教他修密。並且,老法師對於淨土以外的一切法門除了讚歎還是讚歎,這為學生樹立了一個極好的榜樣。
三、因地制宜,以高科技弘法
老法師在影視及網路弘法方面一直走在時代的前沿。在六、七十年代,錄音錄影設備還不太普遍的時期,老法師即已開始大量錄製贈送磁帶和錄影帶。進入九十年代,CD、VCD和網際網路剛剛起步,老法師便抓住時機,大力發展網路優勢,將絕大多數講義整理成文字直接送上網站,利益了無以數計的有情眾生。
現在不管在世界任何角落,只要打開電腦上網,就能收看到老法師在世界各地弘法的現場直播,並且還有英語同步翻譯,這在世界同類佛教機構中也是非常少見的。所以從現場看起來在居士林講堂的聽眾有一千多人,淨宗學會課堂聽講的學生只有數十位,但通過網路聽現場講課的人數已超過百萬!此外,目前老法師的講經錄影帶在北美有六家電視臺播放,臺灣有三家電視臺播放,澳門有一家電臺播放,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正在籌備播放之中。
老法師常教導學生說:「佛法弘揚要本土化、現代化,現代化的道場就是國際網路,衛星電視,報章廣播」。今年初,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陳寶鎏女士一行蒞臨淨宗學會參觀後說:「原以為淨宗學會與過去古老的寺院相同,沒想到這裡先進的教學設備比普通的大學還完善,真是一所難得的教育基地。以後在這方面應該進一步發展,以便更好地弘揚佛教文化」。
四、以真實修行奠定講經基礎
佛法教學不同於世俗授課,一定要對佛經有真實體悟,才能因機施教,使聽眾有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否則言詞輕浮,無有餘味,難以達到教學目標。佛法講「弘宗演教」,「演」是表演,四眾弟子應以高素質的形象成為社會大眾學習的好模樣。如果弘法的人煩惱習氣重,身心又不正,即使說得天花亂墜,又怎麼能信服於人呢?所以,老法師以身作則,在學生的真實修持方面抓得特別緊。
華嚴班學生每天的課程安排非常緊湊,除早晚課誦,聽早餐開示、《華嚴經》、《地藏經》、《無量壽經》,學習電腦、英語,做《華嚴經簡註易解》,整理《華嚴經講記》外,每星期還得寫近一萬字的講稿。並且,每個週末還要參加三十六小時不間斷的念佛共修。
老法師經常提醒學生:真正修行不一定是專在念佛堂念佛或面壁打坐,而是在生活之中,於起心動念間修正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做法;於為人處世接物中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如此日久功深,自然看破放下,身心清淨,只有解行相應,一切經的真實義才能顯現。這種途徑初看來笨拙,但實為學講經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
五、以簡易淺白擬定考核標準
老法師考核學生成績的方法非書面考試,而是讓學僧於大座向大眾宣講,力求通俗易懂,簡潔淺白,最好使到場的每一位聽眾都能聽得明白,使每個人都能有所啟發,這樣三番五次五次三番地不斷習講,不斷改進,直到他老人家認為合格了,方可學習指定的另一部經。每次講經後若有不如法的地方,老法師會慈悲指出並寫下修正意見給學生;按老法師的要求,一部經一般都需講五遍乃至十遍左右才能熟悉。這樣,以後前往各處弘法講經,就不會出現一字之差而墮五百世野狐身的悲劇了。
六、以私塾教學傳授華嚴義理
按中國傳統的私塾教學方式,「華嚴班」的人數,當初計畫不超過五人,因人多恐有照顧不周。但由於從其他國家前來新加坡學習很不容易,再加上《華嚴經》也很難聽聞得到,所以他老人家就按實際需要增加了學習名額。常言說:華嚴為經中之王,不讀華嚴不知佛富貴。這是說華嚴的義理究竟圓滿,為佛教各宗所公認,若不讀華嚴就不知道成佛的好處。弘一大師曾勸導我們,初學佛最好從華嚴入手。但是,此經太長太深,令人望而生畏,且近代乏人宣講,使眾生難以從中得到利益。有鑒於此,老法師為留一套錄影帶幫助後學,為培養出能宣講華嚴的法師以普利社會大眾,所以就開辦了此班。
《華嚴經》預計十年左右講完,學生每天上午聆聽老法師講授華嚴,下午分為三組,一組將老法師的華嚴講義整理成書,一組以最簡單、最白話的文字給艱深的經文做簡註易解,一組專門負責英譯工作,這些資料經過老法師鑒定修改後出版成書,以助他人方便學習。新加坡總理公署曾士生先生蒞臨學會課堂參觀時說:「佛經古文如此艱深,若不翻譯成白話,我這個受英文教育的人看起來確實很勉強」,可見翻譯白話佛經實為當務之急。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整理講義的過程中,能進一步體會出經文字句的義理,加深印象,若有不明之處可請老法師開示。另外學生也經常閱覽一些與華嚴相關的資料,如《華嚴經探玄記》、《華嚴經疏論纂要》等。
「弘法班」的學生經過三個多月的緊張培訓後,無論從講經的技巧、佛法理論的深入、弘法的方式以及待人處事接物等方面都有很大進步;當然,要有更大的成就,關鍵還是要學生畢業後將所學到的講經技術經過長時期的觀摩實踐、歷事煉心,配合個人的修持和三寶的加被,如此於講經時才能隨文入觀,講出自己自性本具之經。
「弘法班」畢業後的法師有的在佛學院、寺院、佛協擔任工作,有的已在各地講經弘法,均得到了四眾弟子的好評。事實證明,「弘法班」與「華嚴班」在開辦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可否認的。正如國務院宗教局局長葉小文先生請老法師參加五十周年國慶觀禮時所評價的:「淨空法師為佛教做了很多實事」。我們相信經過長期的薰陶和鍛煉,學生們一定能達到「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目標,一定能成為荷擔如來家業的棟樑之才。
——《佛教文化》1999年第6期
寬容法師簡介
1970年出生,陝西省扶風縣人。父親及伯父為佛教信徒。受其影響,遂立一心向佛之志。1987年12月8日機緣成熟,禮拜興教寺方丈常明大和尚為師,剃度出家。因具有一定佛學基礎,且聰慧、勤勞、好學,被常明大和尚收為侍者。1989年在河南洛陽白馬寺受具足戒後,入九華山佛學院學習,在已故安徽省佛教協會會長仁德大和尚座下領受法益。因成績優異,1992年留校任教,並協助聖輝大和尚管理佛學院工作。1993年,任九華山甘露寺住持、佛學院教務長、副院長。1996年,受邀到新加坡淨宗學會,新加坡佛教居士林任訪問學者。在新加坡,寬容法師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工作中,學業大長。獲南澳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學位、西太平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2004年學成歸來,被禮請為安徽省潛山縣三祖禪寺住持。2006年12月,當選安慶市佛教協會會長。2007年10月,當選為安慶市青聯副主席。寬容法師畢業於四川大學教育管理系,安徽省九華山佛學院及其研究部律宗系,曾獲南澳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學位,南京大學文學碩士學位,西太平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92年底被聘為安徽九華山佛學院僧值、班主任、副教務長。
1993年被聘為九華山甘露寺住持、佛學院教務長、副院長。
2004年受安徽省潛山縣四眾弟子禮請,任潛山縣三祖禪寺住持。
2006年5月,被推選為安徽省青聯委員。
2006年12月,當選安慶市佛教協會會長。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1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2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3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4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5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6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7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8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9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0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1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2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3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4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5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6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7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8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9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0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1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2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3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4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5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6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7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8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9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30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31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