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1宏琳法師
本煥老和尚請淨空法師講經
本煥老和尚是當代國內知名度最高的禪宗大德。2012年4月2日,106歲的老和尚在深圳圓寂,火化後留下五色舍利上千顆,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在社會上引起不小的震動。老和尚生前對淨空法師十分尊重,曾兩次禮請淨空法師講經,每次都是親自迎至山門外。老和尚百歲壽誕也邀請了淨空法師。定弘法師(鍾茂森博士)在《我為什麼出家》的講話中也談到:他少年時去廣州光孝寺遊玩,遇到本煥法師。本老鼓勵他學佛,並贈送他淨空法師的書籍和錄音帶,而且預言他會出家成為大法師。本煥老和尚圓寂後,淨空法師在講經時為他默禱回向,祈願老和尚乘願再來。
淨空法師和本煥法師
◎所以有一年,廣州光孝寺老和尚請我去講經。第一次我住三天,本煥老和尚接待我,辦了素席給我吃。我就跟老和尚說:我們出家人不要這麼客氣,那些東西都很名貴,什麼香菇、木耳這些東西。我說:我們出家人青菜、豆腐就好,不要這樣破費。他說:你喜歡吃什麼?我喜歡吃青菜,綠色的。到第二天開飯的時候,滿桌像菜園一樣,全是綠色的。我吃起來味道好,臺灣吃不到的。由這個地方看,那個時候廣東這個地區農民所種植的蔬菜還沒有被污染,化肥、農藥可能還沒有,現在我就不曉得了,味道不一樣。第二次我去講經,隔一年,我第二次去講經,講了五天,在廣州住五天。
——《大方廣佛華嚴經》779
◎我最初選擇素食是這個道理,那個時候我學佛才半年,接觸佛教半年。我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選擇,應該是的,保護自己的慈悲心,保護自己的性情,保護身體。我想這樣大概你家裡面人就可以接受。素食的健康決定超過肉食,你看我們國內本煥老和尚,今年一百零一歲。去年過一百歲的時候,我去看他,身體頂好,只是耳朵差一點。我們聊了半個小時很開心,我那天去,戴了一串念珠,不是這一串,很普通的一串念珠。他趕緊跑到房間裡,拿了一串大概是什麼玉石的念珠給我:「你是大法師,怎麼可以戴這個?」就把我念珠換走了,很風趣。一生素食,從小出家,一百零一歲還不需要人照顧,真不容易。你看出家、在家學佛的,長年素食的,身體都很好,這好樣子在,何必去吃眾生肉?
——《學佛問答》
◎上個星期四我們這停了一次,有些同學問我到哪裡去?我去拜夀去了。本煥老法師今年一百歲,他做生日,給我一個請帖,我也送了一份禮,沒去,為什麼沒去?人太多。人太多,說話都說不上,去有什麼意思?所以他生日過過,人都散了,我到他那裡去。我連他也沒通知,我只打聽一下,請個居士給我打聽,星期四他在不在家,他告訴我在。什麼都不通知,找個車一直開到方丈門口停車,這一見面很驚訝。很好,那裡只有十來個人,我們可以聊天,談了半個多鐘點。我說我走了,他要留我吃飯,我說不行,還有約的客人在等我。為什麼不能吃飯?我在那邊吃頓飯,我就怕至少會有二、三百人,消息傳得很快。等他們知道我到山上去看老和尚了,我已經離開了。所以我在那邊半個小時,跟老和尚七年沒見面,沒想到身體好,他跟我握手很有力氣,說話聲音洪亮,我看他那個樣子至少還可以活十年,一點問題沒有。他告訴別人,一百二十歲走就可以了,我能信得過,真難得。早年,他曾經邀請我兩次在廣州光孝寺講經,第一次去的時候很久了,三天,聽眾有七、八百人;第二次好像是第二年,又去了一次,聽眾有兩千多人,以後我們就再沒有接觸過。在弘法寺建成之後我去過一次,看他,那一次,所以我們沒有見面七年。到哪裡去沒有人知道,這樣好,很清淨,來去自由。與人交往一定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我給老法師報告,近年做這樁好事,把宗教介紹給聯合國,他非常高興。
——《大方廣佛華嚴經》1665
◎可是佛說這個,是說一般的狀況,各人有加減乘除。你看平均年齡七十歲,有很多不到七十的,三十、四十過世的,有五十、六十過世的很多。也有超過七十的,八十、九十的,我們深圳這邊,本煥老和尚今年一百零一歲,這是特殊情形,也就是說與他個人的修養有關係。所以佛說,佛法不是定法,佛法裡頭有加減乘除,這一定要懂得,活活潑潑,它不是死呆板的。佛給我們講得最清楚的,人要是修清淨心、修福,福報大了他壽命增長。我們看袁了凡壽命只有五十三歲,他真的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他延長二十多年,他七十四歲走的,這是延長的。有很多福報很大,不知道修養,造作罪業,他的壽命縮短,原本壽命是七、八十歲的,四、五十歲就走了。這裡頭有加減乘除,一定要明白這個事實真相。
——《大方廣佛華嚴經》1730
◎本煥老和尚,也是我的老朋友,他自己常說,他一定要超過虛雲老和尚。虛雲老和尚一百二十歲走的。我剛剛接到電話,他昨天往生了,我們今天講經給他回向。他曾經兩次請我講經,在光孝寺。第一次請我好像是三天,我記得聽眾是七百多人;第二年又請我,講了五天好像是,聽眾兩千多人,法喜充滿呢!非常難得的一個老和尚,值得人尊敬。
今天時間快到了,我就講到此地。還有三分鐘,我們為老法師做一個默禱紀念,本煥老人。我們心裡頭念佛給他回向,念阿彌陀佛!我們祈求老和尚慈悲,乘願再來,主持正法,弘法利生!
——《淨土大經科註》
本煥法師簡介
本煥法師(1907-2012),當代禪門泰斗,虛雲老和尚臨濟法脈傳人,湖北新洲人。一九三ま年在新洲報恩寺出家,同年在武昌寶通寺依持松法師受具,旋至江蘇揚州高旻寺親近來果禪師,依止七年,深得來果禪師贊許,先後任維那、後堂。一九三七年自河北保定三步一拜朝禮五台山。一九三九年在五台山碧山寺與壽冶、淨如等法師同接廣慧老和尚法,並且任碧山寺第三代方丈。一九四六年刺血寫經十餘萬字,至今保存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一九四八年至廣東南華寺接虛雲老和尚法,為臨濟宗四十四世。一九四九年任南華寺方丈,一九五八年蒙冤入獄。一九八零年任廣東丹霞山別傳寺方丈,一九八七年任廣州光孝寺方丈,一九九二年任深圳弘法寺方丈,一九九四年任湖北黃梅四祖寺方丈。二ま一二年四月二日凌晨在深圳弘法寺安詳示寂,世壽一百零六歲,荼毗後撿出五色舍利千餘顆。
【附錄】不休不息無掛礙
——佛源老和尚與本煥老和尚(節錄)
作者:惟升
從前,筆者不懂家師佛源老和尚等這幾位前輩,都已經八九十歲高齡的老人了,不知哪來那麼大精力和體力,幹勁十足,好像總也不會累?後來,從前輩們的言傳與身教中逐漸明白了他們的心願。
虛雲老和尚不也在一百多歲時依然發心住持中興雲門寺、雲居山,為復興中國佛教而操勞嗎?本煥老和尚老當益壯,「不休不息無掛礙」,像虛雲老和尚一樣「眾生無盡願無盡」。雖八九十歲高齡,亦當二三十歲想,為眾生,為三寶,勇擔如來家業。
記得本煥老住持重建四祖寺落成開光時,佛源老有《本公煥老和尚中興四祖寺讚頌》一詩以賀:
紹祖宏宗選佛場,婆心住世不尋常。 東山續振如來業,法脈恢騰永劫昌。 垂跡塵勞爭道德,開天闢地慶流芳。 不休不息無掛礙,百歲高僧興未央。
佛源老此詩是對本煥老的讚頌,但又何嘗不是自身願行的寫照呢?
不要說老和尚放不下。誰不想放下,誰不想清淨,少煩少惱呢?「問渠何故尋煩惱?擔子加肩未敢休」,這是虛雲老和尚的心語。身為佛弟子,這是何等神聖的責任!眾生是度不完的,生老病死也是人之常情,老和尚們清楚自己身體狀況,有些事想做,但年齡大做不了。但他們胸懷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我願乃盡」的願力,恨不能像觀世音菩薩一樣大悲千手眼、度眾生。
佛源老和尚、本煥老和尚,都是虛雲老和尚的入室弟子。1948年冬,本煥老蒙虛雲老和尚印可,傳臨濟宗法脈。1949年元月初八,虛老為本煥老送座為南華寺方丈。1951年八月初三,佛源老蒙虛雲老和尚印可,接雲門宗法脈;1953年韋馱菩薩誕日,遵虛老慈命晉為雲門寺方丈。二老分別肩負虛老在廣東中興的南華、雲門兩大道場,不論在動盪歲月還是清明時期,兩老作為法門兄弟,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慢慢人生路,他們關心互助,法親情誼之深厚從交往的平凡點滴中透出來,著實感人。
本煥老曾住持南華寺,於1953年和1956年組織開壇,請虛雲老和尚回山傳戒,虛老委請佛源老和尚為教授和尚,幫忙到南華寺傳戒。
撥亂反正初,佛源老重回雲門,本煥老則駐錫丹霞山別傳寺,兩寺均百廢待興。一次兩位老人見面,談及寺院重建,本老說:「有居士發心捐了些建寺功德,可鋼筋買不到,遲遲無法開工。」
「您老不用太操心,這事我來想想辦法吧!」佛源老和尚安慰道。
時值改革開放初期,各行各業蓬勃發展,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更是處處搞建設,一時鋼筋緊缺,難以買到。說這話時,其實佛源老和尚心裡也還沒底,但他先安慰本煥老,後經多方聯絡,終於解決了困難。
一次,廣東省召開政協會議,兩老皆作為省政協委員赴會,佛源老報到後知本煥老已先到,放下行李便帶弟子們去拜望他。
「頂禮!頂禮!」佛源老歡喜的口說頂禮,帶著隨行弟子便拜了下去。
「接駕!接駕!」見到佛源老到來,本煥老高興得趕忙起身迎接。
本煥老年長,出家也比佛源老早好幾年。佛源老以身示範,禮敬戒臘在前的比丘,體現了他老人家對戒臘的高度尊重,也讓後學體會到什麼是謙卑與尊敬。當時兩老已年逾古稀,然而都精神矍鑠。雖然出席會議,佛源老依然布衣芒鞋如常,手持禪杖,端坐自然,透出老禪和的本分風光。本煥老高興地招呼佛源老近前而坐,猶如見到久別的骨肉弟兄到來,噓寒問暖,兄弟情誼殷殷暖潤,讓人深感感染。
「來,借花獻佛。」坐下寒暄片刻,本煥老將會務組發給的水果請大家吃。
「好!今天一起吃老本。」佛源老和尚接道。
「明天吃老佛。」
兩位老人風趣的語言像是開玩笑,又像鬥機鋒,逗得大家忍俊不禁。
而今,棒喝自如的家師佛源老和尚緣滿歸去,再次向我們深刻地開示了諸行無常。個人生死個人了,我們不能不修行而單依賴佛祖加持,光吃老佛;也不能總想著還有老本可吃而不修行,畢竟,再多的老本也會吃完啊!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1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2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3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4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5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6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7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8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9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0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1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2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3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4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5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6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7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8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9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0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1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2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3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4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5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6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7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8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9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30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31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