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學佛行儀 【篇名:】 《佛光教科書10第十冊 -- 宗教概說》19 第十九課 宗教祈禱的意義

佛光教科書第十冊 -- 宗教概說

第十九課 宗教祈禱的意義


  「祈禱」一詞,是宗教的修持儀式之一。世界上的各個宗教皆有其專屬的宗教儀禮,例如:佛教的朝山、回教的齋戒、天主教的望彌撒等,唯「祈禱」為一切宗教所遵行。追溯祈禱的根源,中國傳統民間的習俗,如:蜡祭、慶賀等,都含有向神祇祈禱,以除災增福的儀式,君王也有宗廟祭的活動,以求國泰民安;印度教的吠陀經典、婆羅門教的《摩奴法典》,猶太教、耶穌教的《舊約聖經》裡的「詩篇」,以及伊斯蘭教的《可蘭經》等,內容皆是歌頌造物者及教徒贖罪與感恩的祈禱文。在此,造物者被當成是有求必應的對象。而佛教的祈禱:佛陀時代,僧侶在接受供養之後為信徒說法做為祝禱,及歷代祖師大德留下的各種懺儀、「發願文」、「回向偈」,近代佛光教團奉行的「四句偈」等,除了讚頌三寶的功德,感恩眾緣成就之外,更進一步的自我要求,自我淨化。因此,佛教的祈禱實含有「祈願祝禱」的另一層深刻意義,信徒透過和佛、菩薩的感應道交,與聖賢往來親近的宗教儀式,令人心生慚愧,改往修來,立下濟世的宏願。
  
  祈禱雖為各宗教所倡行,然而不同的宗教對於祈禱的形式與訴求,都有不同層次的內涵。於祈禱的形式上,祈禱的地點,可以在公開的集會,也可以在家居的聯誼中進行;祈禱的時間,可以是日常固定的,也可以是方便隨興;祈禱的程序可以是團體共修的,也可以是私人密行;祈禱的次數可以一日一次,也可以一日數次;祈禱的儀式可以在內心默禱,也可以大聲的朗誦。正統的猶太教和回教每天有個人的祈禱之外,另增加每星期的公開祈禱;天主教則每天要向天主禱告,並須參加每星期的禮拜聚會。佛教徒每天的早晚課誦及共修法會,都是自利利他的祈禱,如課誦前的「香讚」及課誦結束後的「迴向偈」等,都是祈求一切眾生消災免難,福壽綿長,並祈禱世界和平,人民安樂。
  
  公開祈禱,一般有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例如:回教徒星期五中午在清真寺,耶穌教徒則於星期天上午在教堂內。反之,私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只是一般人大都認為祈禱必須面對祭壇或聖像更有效益,例如回教徒祈禱時便須面向聖地麥加。然而佛教認為佛陀的法身遍滿虛空,無所不在,因此可以在佈置莊嚴的佛堂裡祈願,也可以在空曠的山林水邊祝禱,或是家中的客廳、臥室,無處不可,重要的是在於心中有佛。
  
  祈禱時可以站著、坐著、跪著或跪拜,可以雙手合十,也可以手持經書、念珠等。早期的耶穌徒就曾以念珠結合下跪和俯拜等方式作禱告;猶太教徒則配以祈禱用的披肩;回教徒更以畫有圖案,象徵神聖場所的小地毯,表達內心的虔敬。
  
  祈願既可為自己,也可以為他人祝禱。祈禱的意義很多,包括祈求、感恩、懺悔和祈願。一般人以祈求為多,例如求健康、求財富、求平安,或是祈求寬恕等,含有懺悔的意義。耶穌教則於三餐用飯時,為感恩主耶穌賜與飲食而祈禱;佛教則以三稱念、五觀想,普同供養一切法界眾生,並且普皆回向,利樂一切有情。因此,對佛教徒而言,祈禱含有慚愧懺悔、發心立願、感恩回向等積極意義。
  
  一般的祈禱,多以求福袪禍為目的,將信仰的對象視為「有求必應」萬能的神,人們相信用膜拜、獻祭、讚頌等,能夠得到神的恩惠和賜與。佛教的祈禱之道,不是表相的宗教儀禮,而是建立在「人有誠心,佛有感應」的基礎上,更藉由祈禱的橋樑,與佛、菩薩的親近往來,令人知過遷善,學習聖賢的願行。佛教以緣起做為印證人生的真理,主張自業自受,不應把祈禱視為奇特的工具,滿足我們現實所求。祈禱是神聖純潔的宗教禮儀,如清水能洗滌污垢,如日照能成熟萬物。祈禱可以挖掘我們內心的能源,增加善業的力量,讓我們心中有佛,轉凡為聖。
  
  有鑑於祈禱對心靈淨化的功能,一九九八年八月,星雲開始撰述「佛光祈願文」,從時間上,晨起到夜眠,對象則涵蓋各個階層,有為孕婦、新生兒、老人、生病者、父母師長、受虐兒童、受難婦女、殘障者、受刑人、警察、消防人員、駕駛員、清道夫、臨終者、往生者、社會大眾、自然生態、世界和平及參加朝山、水懺、梁皇、佛七法會者等。我也祈願「佛光祈願文」能走進每一個家庭,成為現代的課誦範本和法會的文疏,借由「佛光祈願文」建立僧信二眾與佛陀接心的橋樑,在日常生活中,信受奉行正道,減少煩惱,增長我們的慈悲和智慧。





《古今寺廟巡禮 恭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