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學佛行儀 【篇名:】 《佛光教科書05第五冊 -- 宗派概論》02 第二課 印度部派佛教

佛光教科書第五冊 -- 宗派概論

第二課 印度部派佛教


  佛陀為適應眾生根器,演說八萬四千法門,在原始佛教時代,諸大弟子便已隨個人的性格、思想、專好以及對教法的實踐,而呈現出迥異的風格。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後來更因時空因緣改變,後代佛弟子根性不同,對佛法義理也以不同角度詮釋、探究,由根本分裂到枝末分裂,逐漸形成印度部派佛教的發展。
  
  根本分裂: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
  
  佛陀入滅後百餘年,僧團對外的弘化日廣,面對各民族、語言、風俗、文化的差異,佛弟子對佛法義理及戒律行持也出現意見上的分歧,僧團首度分裂成主張積極前進,以革新派比丘為主的「大眾部」,和思想偏向傳統保守,以長老比丘為首的「上座部」。
  
  依據北傳佛教說法,部派分裂的主因在於教理上的見解不同。《大毗婆沙論》和《異部宗輪論》記載,認為僧團發展應以自由、進步為特色的大天比丘,以「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一偈所說的「大天五事」,表達對阿羅漢證果五項教義的新見解;持反對意見的上座部長老,為此與新進思想派比丘爭論不已。在阿育王親自協調的決議中,新進派比丘獲勝,上座部長老比丘因此不得不離開雞園寺,遠赴西北迦濕彌羅國,僧團正式分裂為「大眾部」和「上座部」。
  
  另外,南傳佛教則認為,部派分裂是由於佛陀入滅後的百年之間,東方毗舍離跋耆族的跋闍子比丘提倡「十事」新說,與西方主張嚴持戒律的耶舍長老,引發行持上的爭議。耶舍比丘獲得離婆多長老協助,邀請七百位聖賢比丘為律典作一結集,並在集會上一致決議「十事非法」;而主張此十事可行的比丘也同時舉行結集,因此而造成分裂。
  
  佛教史上將這次的分裂稱為「根本分裂」。
  
  枝末分裂
  
  上座部與大眾部根本分裂後,教團流傳漸廣,但由於師承不一而對義理解釋不同,加上各地多樣性的風土人情,各教派出現了因地制宜的主張。在各自發展論學、思想下,派系愈分愈多,到了佛陀入滅百年後至四百年間,「上座部」與「大眾部」又衍成二十部(或說十八部)的「枝末分裂」。
  
  一、上座部分裂
  
  《異部宗輪論》記載:上座部在佛陀入滅後約三百年至四百年初,發生七次分裂,分成十一部。
  
  第一次分裂出現主張「三世實有,法體恆有」的說一切有部。這是上座部系最大的派別,所傳的論藏典籍也最多,後來被視為上座部的代表。原來的根本上座部,因勢力大減而隱退至喜馬拉雅山中,稱為「雪山部」。
  
  第二次分裂是從說一切有部分出了「犢子部」;後來,因對「已解脫更墮,墮由貪復還,獲安喜所樂,隨樂行至樂」一偈的看法各有不同,犢子部又分出「法上部」、「賢冑部」、「正量部」和「密林山部」,稱為第三次分裂。
  
  第四次分裂是從說一切有部直接分出「化地部」。「化地部」主張「佛與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脫」,並說「僧中有佛,故施僧者,便獲大果,非別施佛」,此觀念已具備大乘佛教思想。
  
  第五次分裂則指從化地部分出「法藏部」,法藏部相當重視「咒藏」和「菩薩藏」,開啟了後代大乘密教的先河。第六和第七次分裂時間大約在佛陀入滅後第三百年末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直接分出「飲光部」和「經量部」。「經量部」的開祖鳩摩羅馱,因善用譬喻說法,而使「譬喻」成為此部派的最大特徵,被視為後來大乘佛教譬喻文學的基礎。
  
  二、大眾部的分裂
  
  「大眾部」又稱「摩訶僧祇部」,是大眾部的根本部派,大天為其開祖,以「緣起觀」為論點,主張「現在有體,過、未無體」。「大眾部」的分裂前後有四次,大約發生在佛陀入滅後二百年中至滿二百年間,共衍出九部,是激發大乘佛教興起的主流。
  
  第一次分裂時,以「世出世法,唯一假名,皆無實體」的主張與大眾部主旨不合,獨立分出「一說部」;而「說出世部」則以「世間但有假名,出世間法則皆真實」另成一派;「雞胤部」則認為阿毗達磨是佛陀的真實教法,經律為方便教法,並主張應捨方便,依正理精勤修行,才能疾斷煩惱。
  
  第二和第三次分裂,各分出「多聞部」和「說假部」。最後一次分裂則是在佛入滅後滿二百年,大眾部因重新論議「大天五事」,或有表示贊成,或有表示反對者,因而分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和北山住部。
  
  從上座部與大眾部分裂出來的部派中,有的以教理特色命名,有的以地名為部派名,更有以創始者立名者。各部派雖各自建立思想體系,但對於佛教的基本義理如「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十二緣起」、「涅槃」等,仍持一致的看法。
  
  從根本分裂到枝末分裂,在佛教史上以「部派佛教」稱之。在百家爭鳴,各有千秋的潮流之下,部派佛教展現了佛教思想發展初期的黃金時代,有如百花齊放,繽紛而燦爛!




《古今寺廟巡禮 恭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