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學佛行儀 【篇名:】 《法鼓鐘聲 聖嚴法師》17 現世為何不報

法鼓鐘聲 聖嚴法師著

現世為何不報

  
  我們常聽說「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在佛教來說,因果的報應總計有三種:華報、果報、餘報。
  
  華報是指「開花」,種了因之後先開花,就是看到一點影子、受到一點影響了。果報是整個結果形成,受報的事實全部呈現出來。餘報是在果報之後,還有一些剩餘的力量,或是還有若干後遺症。
  
  這三種報應可以在人的一生中全部出現,也有的報應不能馬上成熟,那要看因緣,若因緣不配合,就不能馬上顯現,這一生不報,就到下一生、或下下一生再報。可是,雖未見果報,華報在現世一定會報。
  
  華報是包括對於受報者身心的影響、事業的影響、環境的影響、家庭的影響。
  
  例如,自己做了一樁惡業,雖然逃過法律的追究,逍遙法外,平常還是裝作很安閒的樣子,可是,內心必然有所不安、愧疚,半夜會做惡夢。旁人看他照樣榮華富貴,地獄卻已在他心中,雖還沒下地獄,他自己心中已經有了地獄。
  
  餘報也是存在的。例如,一個刑事犯服刑期滿,心裡有個污點在那裡,出獄之後,往往會覺得人家看不起他,雖然沒有人歧視他,但他可能因此心中常會有自卑 的陰影,這就是餘報。實際上,社會也不一定容不下刑滿出獄的人,只要他改過向善,漸漸地,人家對他印象也會改變,那就是浪子回頭金不換了。
  
  至於果報,可能種一個因,得幾個果;也有的種幾個因,得一個果。可見因果不可思議,並不呆板。若要種一粒瓜子就只得一個瓜,種一粒豆就得一粒豆,那必須要看因緣的配合了。
  
  例如,甲放很多債給乙,可是甲又欠丙很多錢,乙和丙並不認識,所以,乙不會把錢直接還給丙,乙還是把錢還給甲,甲再把錢還給丙。
  
  也有可能功過相抵。例如,丙看到甲對乙很慷慨,乙雖沒有還錢,甲也沒有逼債,丙覺得甲這個人還不錯,而丙自己也還過得去,可能丙就不會再向甲討債,這 樣,果報就不會出現,也可以說,丙做了一件功德。另外,丙等到甲有錢再向他討債,甲就沒有被逼還債的痛苦了,對丙而言,也是功德一樁。
  
  因果問題不是那麼單純的,報不報要看事件的對方的態度以及環境的變化,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當自己努力成長,有了相當能力,即使欠人家債,在還報時也不會痛苦;被動地還報,叫作逼債,這是非常痛苦的。
  
  不論我們是不是欠了債,都應該努力。當人家問我們要一些東西時,不管是來討債,還是求援,只要我們有能力,都應該多少幫助他們一些。但如果是對方來勒索,就不能給他了,因這不是做好事。
  
  還有一種是主動還報。有一些人主動地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用時間、金錢、財力、物力,或用自己的影響力,都可以有所幫助。這種主動還報叫作布施,如此一來,果報就不會現前,因為人家已沒機會來討債了。
  
  不過,也有一些好人不長壽,好人沒好報的例子。往往有人做了一輩子好事,最後竟遭強盜慘殺、橫死;好人碰到這種事,天底下似乎就沒公理了,這些人為何要受這種苦難呢?
  
  這牽涉到過去生的果報,雖然自己已做了不少好事,可是,並沒有把所有的債主冤家都安撫好,善緣結的不夠,所以,仍有惡報現前。
  
  有的不是冤家,而是對方就是要造業。好人有人欺、好馬有人騎,善門一開,古古怪怪的人都來了。來的時候,你給他少了,他覺得你不夠慈悲,給得不公平,他恨你不能給他更多,便可能會要你的命。發生這種事,似乎做好事沒好報,使得布施的人也會起退心。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布施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有退心。布施要有智慧,沒有智慧的布施會招怨、招恨、招忌;有智慧的布施,大家皆大歡喜。善門難開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智慧地開善門。
  
  有智慧地開善門,必須經過調查、考察:是不是應該給?對方是需要呢,還是欲壑難填?我們不可能滿足每一個人的欲望、貪心,給得越多,越使他貪得無厭。我們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公平,但經過調查至少可以做得比較公平。
  
  看果報,不能從單一事件的因素來看,要從多元觀點來看;也不能以一生來看,而是要從前生、前生的前生,來生、來生的來生看。這樣就不會覺得「現世不報」或「好人沒好報」了。





《古今寺廟巡禮 恭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