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寺廟巡禮
|
【時事法句】共 12 頁
《上一頁
│
下一頁》
頁次: 1 / 12
201103《所謂•善人》 902
|
《所謂•善人》 名副其實的善人,能夠是非分明,智勇雙全,隨緣佈施,不著相布施。所謂三輪體空,就是念頭上沒有一個能施的我,也沒有所施的物,也沒有一個受施的他。印光大師說的好:「所言體空者,了了分明,以分別其當施不當施。但不自以為有功德於人,亦不以為人受我恩惠而已。金剛經所謂「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不著色、聲、香、味、觸、法,而行佈施者,此之謂也。若好人壞人不分別,儘量施於壞人,令彼得之造業,則成罪過,不名功德矣。」(印光大師文鈔)
【太上感應篇】有這樣的故事: 明朝江西《鄒子尹》,是一位非常知名的大善人,他辛勤的從事各種的善事;凡是救濟別人患難,或是成就人家的好事,雖然是天寒地凍,或是大熱的太陽,他都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因此大家都稱許他為『首善』。《鄒子尹》病死之後,來到閻王面前,心裡很不服氣;閻王就命令判官,將他的善惡冊子打開來給他看,冊子一打開,就有名利兩個大字。凡是《鄒子尹》一生當中所做的善事,不是記在「名」字下面,就是記在「利」字下面,《鄒子尹》這時候才覺得慚愧服氣。他死後復甦,告訴別人說:「請你們幫助我轉告世間做善事的人,一定要用真誠心,切切實實的做善事;而且要把自己的心地掃除的乾乾淨淨,絕對不要像我一樣,帶著名利心去做善事啊!」說完之後,再過了五天,《鄒子尹》就死了。
他的好朋友,唐時說道:「我對子尹非常的了解,他為人或許免不了好名;至於利,子尹則是一個輕財仗義的人,怎麼到了最後,卻變成了好利呢?一定是他居間號召眾人幫助行善;起初的念頭,也都是為了要做善事而發的願,等到錢財到手之後,他就犯了偶然挪用善款的弊端;開始的時候說:『我只是暫時的借用一下而已。』後來日子久了,竟然就變成假借不還了!這就是《鄒子尹》辛勤勞苦一生的行善,僅博得了名利兩個字的結果。由此可見,陰間往往會揭發人們隱蔽曲折的罪惡,道理就是在此。我能夠體會子尹他的意思,所以才為他解釋說明。
因此轉告世上做善事的人,行善要無為而為而無所不為,隨著機緣而利益蒼生,這樣才是最上等的善。沒有求回報的心,去救拔苦難的眾生,勸人廣行善事,這是第二等的善。廣積陰德,求自己死後不要墮入三惡道中受苦,這樣就是第三等的善了。行善若是有一絲毫為名的念頭,便是錯了路頭啊!若是更有一絲毫的貪念,把善款放進了自己的口袋中,那麼將來墮入地獄,就會像箭一樣的快速,能不害怕嗎?」
這裡特別刊載這個故事,希望以後願意做善事的人,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要走錯路啊!(201103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