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寺廟巡禮
|
【時事法句】共 165 頁
《上一頁
│
下一頁》
頁次: 1 / 165
202206《衣食•自至》 273
|
《衣食•自至》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社會經濟大震盪,世界各地的衝突地帶,震感尤為強烈,老百姓在艱難的局勢下掙扎求生,醫藥、食物、水電供應也極為匱乏,甚至無法獲得。許多民眾難以養家糊口,甚至無法謀求生計。隨時間流逝,飢餓,營養不良、慢性病以及經濟問題帶來的壓力,愈發嚴重,無不企盼衣時無憂的一天盡快到來。
---------------------------------------------
大乘無量壽經云:「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須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一的「衣食自至願」。
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念頭一起,百味飯食即現在前,食已,缽皆自然去。想吃甚麼?就現甚麼,吃完後,餐具也自然消失,連洗碗收拾都免了!豈不妙哉?
阿彌陀佛為什麼會發這樣的願?古德已經幫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就是因為佛觀察世界許多眾生,為衣食故,苦役萬般,四時不寧,為全家老小,一生疲勞貪求。何況往往為了衣食活命,殺業不斷。例如:種田,多少小動物喪失生命,死在耕種當中。為了衣服,煮繭取絲,傷害萬千生命,跟眾生結了多少冤仇,這就是世間劫難的來由。
古時候農業社會,靠天吃飯,如果遇到水災、旱災,一年沒有收成,這生活怎麼辦?今時工商社會,爆發病毒瘟疫,多少商業活動停止了,沒了收入生活無以為繼。更慘的是發生戰爭,多少人無家可歸,變成乞丐流浪街頭。為什麼這世間會有水火、瘟疫、刀兵災難?根源就是眾生為了衣食,殺生害命冤冤相報啊!這些真相我們不知道,佛菩薩看得清楚明白。
一般沒有學佛的人,不了解五戒十善,總認為自己是「好人」,一輩子沒有害人,沒做過甚麼壞事,不知自己日常飲食生活,天天都在造業。說實話:不學佛,連甚麼是「善惡」都分不清楚啊!故地藏菩薩說:「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阿彌陀佛觀察十方眾生,為了衣食無可奈何,不曉得直接、間接殺害這麼多生命。所以發願成就西方極樂世界接引十方有緣眾生,到了那邊一切所需隨念即至,無不滿願。
經云:「西方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這樣美好的世界該如何去呢?條件也很簡單:臨終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即可!所以平常要多念佛養成習慣,否則臨命終時八苦交煎,神識昏沉,恐怕會忘了念佛。輪迴路遙,下輩子是否能再遇佛法就很難說了。
延伸閱讀: 《無量壽經-發大誓願第六)》、《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講記》、 《五戒是良師--妙蓮老和尚》、《聖嚴法師-在家信徒的三皈五戒》、 《淨空法師-善惡的標準》、《淨空法師-起心動念無不是罪》、《念佛法門的殊勝》、 《念佛法門三根普被--智海長老》、《導歸•極樂》、《九品•往生》、《一日•百年》。
|
|